“目前数字人民币的使用是M0的零售环节,但是随着自贸港在国际贸易中承担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人民币可以用于跨境贸易。自贸港商业银行可以借鉴星展银行、摩根大通和淡马锡Partior项目经验,建设商业银行间数字货币桥,向M1拓展”。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范拓源在“自贸港金融会客厅·晨会”上介绍。
6月15日,由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海南自由贸易港金融发展中心与三亚中央商务区联合主办、海南省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支持的“自贸港金融会客厅·晨会”第七期活动成功举办。海旅基金、海汽集团、工商银行海南省分行、交通银行海南省分行、海南银行、农业银行海南省分行、新生支付、国泰君安、辽宁中迎创业投资等机构受邀现场参加活动。
本期晨会嘉宾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范拓源,他长期从事外汇交易、数字货币、国际清算、金融衍生品研究,侧重数字货币的国际化发展和离岸金融方向。也是研究区块链最早学者之一,发表《区块链适合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高端环节》《区块链技术对全球反洗钱的挑战》等论文。
在6月15日的晨会上,范拓源从全球货币体系演变出发,介绍了法定数字货币的发展、跨境支付中的优势、离岸金融中心与法定数字货币产品创新。范拓源指出法定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上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因为分布式记账,并且可编程性,内置激励、约束机制,可以在没有目的国银行做中介的情况下完成跨境支付。而当下,主要因为银行等中介的服务,全球跨境支付平均的成本超过7%。
海南作为全国唯一全省试点数字人民币的省份,正在探索具有海南自由贸易港特色的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范拓源认为,全球生产、贸易格局正在发生剧烈变化,海南作为内外双循环的交汇点,在全球贸易中如果可以连接东盟国家的生产基地及劳动力,日韩的零部件,珠三角世界工厂制造,大力发展自贸港研发设计业、保税工业、分布式制造业,积极参与东亚南亚垂直生产体系,助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鼓励数字货币、金融科技等现代金融业发展,那么海南在跨境支付上可以有效通过数字人民币的使用降低成本,为海南自贸港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提供更好的支持工具。海南本地金融机构也可以在支持数字人民币M0零售应用的同时,通过央行间、商业银行间的数字货币桥创新发展跨境支付,为数字人民币创新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自贸港金融会客厅简介
“自贸港金融会客厅”系列活动从年3月启动以来,每月举办2期,邀请国内外金融机构首席经济学家、高校及研究机构专家学者、行业实践者等就市场关心的话题分享真知灼见,助力自贸港建设者了解金融新知,开阔眼界,开拓思路,提升素养。搭建常态化与专家学者学习交流和沟通的平台,更好地服务自贸港建设。欢迎大家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