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供需发力促进海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饶琼娟
■海南旅游消费供给既面临低端产品“供给过剩”,又面临中高端旅游消费“有需求、缺供给”的双重矛盾,这需要从政府端和市场端双重发力,形成旅游产品供给质量提升的合力。
■旅游业是由一系列旅游消费品提供者组成的横向联系的产业链,要注重研发适合当今消费趋势的产品,并持续拓展新市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海南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是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海南的具体体现,是海南服务于我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支撑,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任务。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海南省接待游客总人数.36万人次,同比增长18.2%;实现旅游总收入92.98亿元,同比增长23.5%。下一步,如何抓住海南旅游业快速复苏的有利契机,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从哪些方面发力形成海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动力?以下是几点思考。
从增长极理论视角看供给侧的发力方向
在经济增长的历史进程中,供给动力是长期的、决定性的。增长极理论认为,产业经济增长的任何一个阶段都需要有与其发展相匹配的增长极。当前,海南的旅游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其生产函数与需求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需要适时调整旅游业生产要素供给。具体来看,海南旅游消费供给既面临低端产品“供给过剩”,又面临中高端旅游消费“有需求、缺供给”的双重矛盾,这需要从政府端和市场端双重发力,形成旅游产品供给质量提升的合力。
在政府层面,需要发挥政府在产业规划、制定和实施中的作用。长期以来,海南旅游业发展面临着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要以产业融合发展为目标,在原有的基础上持续实现旅游生产要素的升级改造,由点成线,由线成面,面动成体,推动全省旅游要素资源系统整合与布局优化。当前,重在谋划实施一批融合类的新项目、大项目。比如,正在建设的环岛旅游公路及驿站项目是海南自贸港先导性项目。此项目将海南岛东部沿海传统旅游资源延伸,链接中部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稀缺资源,辐射带动西部旅游欠发达市县,活跃全省旅游经济,形成规模经济效应。正在策划的海南西环普速铁路旅游化改造项目将挖掘9个市县的沿线旅游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专列(老火车观光道),与环岛动车、环岛旅游公路联接互动,进一步撬动西部旅游新动能。由此,将缓解海南旅游“东热西冷、南热北冷”区域发展不均衡,中部热带雨林“锁在深闺人未识”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
从市场层面看,当传统的供给难以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市场就需要培育新产品或者优化商业模式“翻新”传统产品,以产生新的供给。近年来,海南积极利用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点的优势,用足用好离岛免税政策,承接境外消费回流。年10月,海口国际免税城开业,其面积超越三亚海棠湾免税购物中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单体免税店。目前,全省布局离岛免税门店共12家,品牌超过个,今年春节假期7天总销售额25.72亿元。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消费已形成规模经济,同时有效拉动旅游、物流、交通等相关行业发展。但是,随着目前出入境限制的放宽,出境游恢复,海南将重新面临港澳、日韩等境外购物游的激烈竞争。为此,要加大全球品牌引进力度,不断提升线上线下多元化购物体验,策划“免税购物+文旅体”组合产品,持续营造去海南购全球好物的消费氛围。
此外,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文化和体育产业也亟需解决供给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升级。要注重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的统一,对于海口、三亚等产业相对发达的地区,提质增效是关键;对于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则要增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同时完善旅游、文化、体育消费载体建设,完善单项中心型(旅游、文化、体育专项)、商业中心内嵌型及文化消费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等服务综合体;加快旅游、文化、体育公园建设;在国家旅游、文化、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单位和示范项目上实现新的突破等。
从有效需求理论视角看需求侧的发力方向
“有效需求理论”认为,影响有效需求的因素主要有消费倾向、对未来收益的预期、流动偏好等。换言之,就是要让人们有支付能力,愿意消费,并且有能力消费。旅游业是由一系列旅游消费品提供者组成的横向联系的产业链,要注重研发适合当今消费趋势的产品,并持续拓展新市场。
近几年,受疫情影响,人们对生命健康更加重视,海南的自然资源环境在促进我国医疗健康消费方面具有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