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们这疙瘩都是东北人,俺们这里盛产高丽参,俺们这旮猪肉炖粉条,俺们这里都是活雷锋。”
东北人在中国的辨识度非常高,他们的口音富有幽默色彩,性格上豪放热情,这几年更是随处可见的那句“老铁”让人印象深刻。
如今,东北人遍布全国各地,他们离开家乡,前往全国各地发展闯荡,相信在你的城市也一定经常能听到东北老乡那熟悉热忱的东北话。
要问全中国哪里的东北人最多,当然是号称“东北第四省”的海南。
什么?海南?位于中国最北部的东三省和位于中国最南部的海南省,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神奇的交集和关联呢?这事说来话长。
海南省位于中国华南地区,那里是中国最有名的度假胜地,阳光、椰子树、海风、比基尼,每年吸引着数以千万的游客前往那里体验热带风光。
海南省陆地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全省森林总面积达到.44万亩,来到岛上,便是遍地的绿色成荫,海风习习,让人心旷神怡。
北宋的大诗人苏轼曾经一路被贬到了海南省,古称儋州,在那里苏轼也留下了他的千古绝句,他说: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短短几十个字,就可以看出千年前的海南就已经美不胜收,让苏轼倍感苦闷的心情都有所好转。
海南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现在来到海南旅游你就会发现一个场景,那就是路上打出租也好,在饭馆里吃饭也好,时不常的就能听到熟悉的东北话。
那是因为在海南万的常住人口中,竟然多达00多万都是来自东北,三亚的房子里,更是每三套就有一套属于东北人。
这样的占比,让海南成为了东北人的第二故乡。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众多,首当其冲的便是气候。
东三省虽然物产丰富,但是气候相对于其他绝大部分地区来说比较寒冷,冬季时间较长,温度也比较低。
在绝大部分地区还穿着薄外套赏落叶的秋天,东北三省就已经裹上了厚厚的羽绒服,满眼洋洋洒洒都是飘下的雪花。
冬季更是低至零下40摄氏度,这样的极寒天气,让东北人一年有一半的时间都被困在了屋子里。
因此,东三省的人们内心会更加向往充满温暖又阳光的地方,而旅游胜地海南就成了他们的选择。
松花江采冰
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属于夏季,即使最冷的冬天气温也在十几摄氏度左右,气候宜人,光照充足,非常吸引过惯了冰天雪地日子的东北人,尤其是东北的老人,更喜欢在海南颐养天年。
这里丰富的降水量以及品种多样、价格低廉的蔬菜水果,简直成了东北人的天堂。
第二个原因要从历史上寻找。
这个话说来,要追溯到解放战争时期。那时的海南并不叫海南省,而是广东省设的九个行政督察区里面的第九区。
当时的战争形势如火如荼,为了赢得最终的胜利,我军选择了一支来自东北的部队一路南下,来到了海南,并且在经历了多场战役后,成功将海南收复。
而南下的这支队伍,就是来到海南的第一批东北人。
新中国成立后,总要有部队驻守这个南方的海岛,因此将一部分驻军留在了海南,而为解放海南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东北部队,自然也留了下来。
留下来的驻军,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部队里,海南岛原有的居民是很难见到东北人的。
但是后来随着经济建设和海南的发展,最初留在岛上的东北人也有了下一代,他们的后人在这里逐渐生根,外出谋生,这才渐渐有了东北人遍布海南的痕迹。
而东北人真正与海南结缘,还要从经济方面找原因,这个转折点来自于改革开放。
建国初期,东北被誉为“北大仓”,在那个还吃不饱饭的年代,如何让全国4亿人口吃上粮食,是当时人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东北素有黑土地之称,那里平原众多,土壤肥沃,湿润的气候和寒冷的天气,让那里产出的粮食口感好、色泽亮,产量也大,当时的东北和江南一样,都是祖国粮食的宝库。
因此从建国开始,东北就是当时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基地。除了农业上遥遥领先,东三省也是中国产业最初开始转型的地区。
那段时期依靠着国家的大力支持和资源的优势,东北率先开始了转型成为中国重工业的发展基地,为百废待兴的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东北发展重工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地理因素。
当时的中国与苏联关系密切,而东北紧邻苏联,因此在建国初期,苏联来到中国援建的项目有三分之一是在东北。
尤其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以后,东北的工业和大型的国企就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例如赫赫有名的鞍山钢铁厂,制造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和到现在依然为中国贡献石油的大庆油田等,这些都是坐落于东北工业基地的翘楚。
工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东北的城镇化进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第二次闯关东。
据统计,年的时候,东北的人口总数有万,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不仅东北的人口大量增长,连GDP排名都已经位列全国前三。
当时中国内地GDP最高的城市,东北就占了四个,分别是长春、哈尔滨、沈阳和大连。
这些以矿产资源和石油以及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企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红红火火的年代,造就了热火朝天的干劲儿。
都说时势造英雄,当时的东北所取得的成绩,与当时国家的形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无一例外的,有崛起,必然就会有衰落,这样的规律,显然东北也没能逃脱。
在走过了繁荣的岁月,很快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显然已经不再适应发展形势,一些弊端也逐渐显现。
有了弊端,国家的大政方针必然有所调整,改革开放的东风袭来,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发展上。
国家对私人企业的支持和鼓励,让全国都很快刮起了一场下海经商的热潮。
无数人勇于打破桎梏,走进市场,乘风破浪,开辟属于自己的商业天地,其中不乏至今依然对中国市场和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商业大佬。
就在全国都热火朝天的时候,东北却显得有些死气沉沉,这与东北固有的经济形势有着很大的关系。
而东北的重工业已经按照既定模式运转了数十年,一下子有了改变,让所有人都有点措手不及,老牌重工国企的弊病也凸显出来,让本就出现颓势的东北形势更加雪上加霜。
经营上出现了困难,效益不好,很多企业都出现了入不敷出的情况,为了维持经营,只能让工人下岗。
工人下岗影响的并不仅仅是东三省的失业问题,而是从经济、就业、人才等方方面面开始产生负面影响,形成了一个难以力挽狂澜的恶性循环。曾经辉煌一时的东三省工业文明开始走了下坡路。
而在祖国的另一端,海南省也迎来了他们前所未有的冲击。
相传苏东坡在流放儋州,也就是现在的海南的时候,带去了很多中原的农业文明,从那时起海南的农耕便逐渐发展起来。
作为一个风光秀美、资源丰富同时深受千年农耕文明影响的地区,海南在建国后也一直归属于广东管辖,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然而改革开放的浪潮最终也波及到了这个淡然的海岛,年海南正式脱离广东成为我国的一个省,并且建立了经济特区。
为了加速海南省的发展,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红利吸引资本。
这些政策显然是十分有效的,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带着他们的金钱和经验让海南开始逐渐发展起来,其中便有潘石屹和冯仑。
很快,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整个海南省好像充满了生机勃勃,在鳞次栉比间,很快,海南省看似已经经济腾飞,有了大都市的雏形。
然而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巨大的机遇面前,往往也蕴藏着巨大的危机。
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的背后,是房地产业的大量资金注入。
资本是商人,商人的本质是逐利的,房地产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自然也要考虑回报,因此将海南的房价炒上去就是他们牟取暴利的手段之一。
在这个时候,海南的房价简直像滚雪球般上涨,前往海南淘金的炒房者也络绎不绝,有能力的人在海南买入卖出不断套取大量资金,这样做的后果可想而知。
老百姓的收入根本跟不上翻番上涨的房价,人们住不起房,生活水平逐不断下降,市场供需平衡被严重打破。
终于,到了这样一个临界点,海南省的房地产瞬间供应过剩,经济发展出现了停滞,亟需新的突破点,改善海南省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挫折”。
为了打破海南省经济发展的僵局,海南省政府随之提出了建设生态省,发展服务业的想法,利用海南优越的自然风光大力发展旅游业。
多年后回过头看,这确实是海南省发展的最好出路,时至今日,旅游业依然是海南省的支柱产业。
旅游业在产业结构上属于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为农业,第二产业为工业,就这样,海南顺应时代发展,率先进行了产业升级。
要搞服务业,就势必需要更多的务工人员,没有人,海南省就想尽办法吸引人。
除了将自己本地的劳动者吸引回来之外,当时的海南吸引到最多的人,便是因为经济衰落、劳动力过剩被迫下岗陷入人生低谷的那一批东北人。
那一批东北人虽然下岗面临窘境,但他们的积蓄在当时房价已经降到冰点的海南还是能买得起房子的。
第一批来到海南的东北人在观望了一段时间之后,确定海南有发展潜力和未来,便纷纷掏钱在海南购置了房子,找了工作。
这一批失业寻求新出路的东北人,做出这样的决定并不是偶然,他们选择将自己仅有的积蓄投入这里,可见当时的海南,即使在低谷,也一定处处蕴藏着商机。
有了第一批人顺利落户,并为建设海南不断努力着,很快,海南房价低、发展前景好的消息就传到了越来越多的东北人的耳朵里,越来越多的东北人也因此涌入海南开始买房、置地,安家落户。
时至今日,东北的经济发展较全国依然增速缓慢,而面对困境,东北人也在不断寻找突破口,改变现状,即使现在东北渐渐焕发了新的生机,但依然有不少人选择了将海南当作他们的第二故乡。
他们来到了海南,为海南注入了新的元素,他们将东北人的豪放的性格、独具特色的美食、不一样的风土人情融入了这里,也让在这里的东北人沾染了海南独有的气息。
小结:
一个地区的衰落,另一个地区的崛起,都与时代的发展,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如果不是恰好东北经济衰落,如果不是恰好海南经济遭受挫折,或许东北人也不会想到自己与海南会有如此深的羁绊。
一个最南头,一个最北头,横跨中国几千公里的两个省份,就这样被联系在了一起,变得血缘深厚,脉络复杂,难以分离。
但不管是最北端的省份还是最南端的省份,中国人民心中都有着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山河无恙,国家富强。
参考文献:
当代旅游,年06期,李雨轩《旅居与迁移:三亚现代旅游群体现象背后的思考》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