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考押题卷一地理

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边境口岸城镇是我国新型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凭祥市为中越边境口岸城镇,21世纪初期处于“岸城守望”状态,口岸与城市互动不足。年之后逐浙形成“前岸中区后市”发展格局,“中区”不仅是连接口岸与城市中心的纽带,还能促使口岸和城市中心真正的高度融合。下图示意凭祥市口岸与城市空间模式演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前岸”相比,“后市”()

A.人口密度更大B.产业部门更多C.对外交通更便捷D.用地资源更少

2.最适宜在“中区”发展的产业是()

A.物流产业B.产品加工业C.会展旅游业D.原木贸易业

1.B2.B

由材料“凭样市为中越边境口岸城镇,21世纪初期处于“岸城守望”状态,口岸与城市互动不足”可知,凭样位于边境地区,长期以来,边民依托互市点,进行着简单的边贸活动,增加收入,前岸贸易活动比较活跃,人口集中,“后市”发展较慢,而且面积更大,人口密度较小,A错误;前岸主要是边境贸易活动为主,后市二三产业均有所发展,各种农副产品加工,以及资源型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均有发展,产业部门更多,B正确;对外交通前岸更便捷,C错误;后市向内地发展,用地资源更广,前岸受边境限制,用地资源有限,D错误。故选B。

由材料“中区”不仅是连接口岸与城市中心的纽带,还能促使口岸和城市中心真正的高度融合,可知,最适宜在“中区”发展的产业是产品加工业,B正确:物流产业在口岸地区发展更有利,A错误:会展旅游业适合在城市发展,C错误;越南限制原木出口,因此不发展原木贸易业,且原木贸易更适宜在口岸布局,D错误。故选B。

在住宅楼设计时,设计师会尽量让卧室和客厅获取更多的光线。下图为郑州某小区户型图,其中卧室2只在春分后、秋分前有太阳光射入室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指向标指向()A.正东B.正南C.正西D.正北

4.夏至日,与阳台乙相比,阳台甲()

A.上午窗帘放得更低B.下午窗帘关闭时间更长

C.中午窗帘放得更高D.上午窗帘关闭时间更长

3.D4.B

郑州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春分至秋分期间,太阳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卧室2只在春分至秋分之间才有太阳光射入室内,说明卧室2只在日出日落时段能够有太阳光射入室内,说明该卧室窗户朝向正北,故选D。其他朝向一年四季均有太阳光射入室内,排除A、B、C。

上午太阳光从东南方向射入阳台,阳台甲和阳台乙接收到的光照相同,所以上午窗帘放置时间基本相同,同样中午太阳从正南方向射过来,两阳台接收到的光照也相同,窗帘放置也无差异,选项A、C、D错误。下午太阳光主要从西南方向射入阳台,阳台乙西侧(注意图中左下角的指向标)有墙体阻挡太阳光,因此关闭窗帘的时间较短,而阳台甲西侧无物体遮挡,所以关闭窗帘的时间较长,B正确,故选B。

温带气旋是出现在南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低压系统,其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因受热量和水汽的综合作用会不断移动。北极地区以南生成并向北移动进入极区的温带气旋,其活动轨迹夏季集中在陆地上,冬季则集中在海上,对中低纬度地区物质和热量向极地输送起着重要作用,并对北极地区大气、海洋和海冰的变化产生一定影响。下图示意“—年在中纬度地区生成并向北越过70°N的温带气旋各季节向北移动纬距”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①④季节温带气旋向北移动纬距差别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地形D.盛行风

6.向北越过70°N的温带气旋数量持续增加会使北极地区()

A.空气湿度降低B.太阳辐射增强C.冰川厚度降低D.动植物数量减少

5.A6.C

结合材料可知,温带气旋在向高纬度移动的过程中会不断损失热量和水汽,如果所经地区热量和水汽充足,则气旋向北移动距离较远,反之,则向北移动距离较近。冬季,进入北极的温带气旋活动轨迹集中在海洋上,海洋温暖湿润,能持续为温带气旋补充热量和水汽,且洋面摩擦力较小,故温带气旋向北移动距离较远,对应①;夏季,进入北极的温带气旋移动轨迹集中在陆地上,与海洋相比,陆地南北温差大,且湿度较低,温带气旋在移动过程中热量和水汽难以得到补充,且摩擦力较大,因此移动距离较短,故④对应夏季。由以上可知,①④季节气旋向北移动纬距差别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A正确;与纬度位置、地形、盛行风等关系不大,故本题排除BCD,选A。

结合材料可知,气旋能为北极地区带来热量和水分,加速冰川融化,冰川厚度降低,提高空气的湿润程度,使云量增加,削弱太阳辐射,C正确,AB错;北极地区气候变得暖湿,动植物数量可能会增加,但北极熊等原始物种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原始物种数量减少,故无法判断北极地区动植物数量是否会减少,排除D。因此本题选C。

土壤水分是黄土高原植物生长发育和生态环境重建的主要限制因子。研究人员在黄土高原中南部的某流域自然坡面上进行试验,选取了草地、沙棘(落叶灌木)、油松(常绿乔木)、油松沙棘混交林为代表性的4种植被覆盖类型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发现草地枯枝落叶层最厚,沙棘林植被覆盖度最大,根系分布深度油松沙棘草地。下图为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试验小区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Ⅰ、Ⅱ、Ⅲ对应的三种植被分别是()

A.Ⅰ—草地Ⅱ—沙棘Ⅲ—油松B.Ⅰ—草地Ⅱ—油松Ⅲ—沙棘

C.Ⅰ—沙棘Ⅱ—草地Ⅲ—油松D.Ⅰ—油松Ⅱ—沙棘Ⅲ—草地

8.在气候异常干旱年份,该流域最易存活下来的植被是()

A.草地B.沙棘C.油松D.油松沙棘混交林

7.A8.B

由材料可知,草地植被根系发达,但深度浅,对深层土壤水分消耗小,同时,草地枯枝落叶层最厚,蒸发量小,草地土壤含水量较高,因此图例I是草地植被;沙棘林植被覆盖度最大,蒸发量小,表层土壤含水量最大,因此图例II是沙棘植被;剩下图例III是油松植被。结合选项可知,A正确。故选A。

在气候异常干旱年份,该流域最易存活下来的植被应该根系分布深度较深,且对应深层土壤含水量较高,综合两方面因素,沙棘植被对应的深层土壤含水量较高,最易存活下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涎流冰是寒冷地区特有的水文地质现象,是指居间不冻层地下水从地表裂缝溢流后,受低温影响冻结而成的积冰体。居间不冻层是永久冻土上方冬季也不会冻结的含水层。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布鲁斯(61°20′N,°04′E)是涎流冰多发区,在布鲁斯东西走向的细长山谷南侧边坡底部常见涎流冰。下图示意西伯利亚布鲁斯南侧边坡水文地质剖面和—年布鲁斯气温和积雪深度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根据图文材料推断,涎流冰多出现在()

A.高纬度地区的平原B.高纬度的山前斜地或山谷

C.高海拔的高山地区D.高海拔地区降水多的平原

10.关于地表积雪对涎流冰形成的作用,描述正确的有()

①暖季积雪融化下渗,为涎流冰提供水源②冷季积雪覆盖厚,涎流冰不易形成

③暖季积雪少,利于不冻层吸收太阳辐射④冷季积雪覆盖厚,不冻层保温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导致涎流冰面积扩大,其原因主要是全球变暖使得()

A.气温升高,地表积雪融化量增加B.降水增加,不冻层地下水量增加

C.气温升高,居间不冻层范围扩大D.降水增加,地表积雪覆盖量增加

9.B10.D11.C

根据材料可知,涎流冰是寒冷地区特有水文地质现象,故主要分布在高纬度或者高海拔地区;结合图示可知,涎流冰是在边坡底部,地下水顺流而出,因气温较低而结冰的现象,故多出现在山前斜地或山谷,所以B正确,平原区和高山区缺少边坡,不易形成涎流冰,ACD错误,故选B。

暖季,地表积雪融化,下渗补给地下水,为涎流冰的形成提供水源,故①对;冷季,地表积雪具有保温隔热作用,使地下水不完全冻结,保证地下水能够正常流动,故④对。所以D正确。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年均温升高,加剧了多年冻土融化,释放出更多的地下水,为次年涎流冰提供充足的水源,有利于涎流冰面积的扩大,C正确,气候变暖能加剧积雪融化,但同时也能加剧蒸发,且气候变暖不利于地下水出露后的结冰,A错误;全球变暖,导致降水不稳定,降水量不一定增加,BD错误。故选C。

城市收缩是指城市受内部产业转型、外部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导致生产要素缩减,增长乏力的现象,常用人口持续流失程度等指标来表征。近年来,长江中游城市群部分城市,也开始出现明显的城市收缩现象。下图示意某研究团队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收缩状况的空间分布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长江中游城市收缩的空间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A.城市收缩呈现出显著散点状B.距大城市距离与收缩成正相关

C.仅三大省会城市没出现收缩D.大城市之间存在明显收缩陷阱

13.下列区域指标变化,可用来判断存在城市收缩的是()

①住房空置率上升②城市用地规模减小③夜间灯光强度降低④区域空气质量下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2.D13.B

依图可知,城市收缩呈现出一定集聚特征,A项错误。正相关,即距离大城市越远,城市收缩越强,与图不符,B项错误。除三大省会城市外,还有个别城市未出现收缩,C项错误。大城市之间,由于存在受大城市集聚和虹吸效应影响,容易出现收缩,符合图意,D项正确。故选D。

根据材料信息“城市收缩是指城市受内部产业转型、外部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导致生产要素缩减,增长乏力的现象,常用人口持续流失程度等指标来表征”,说明城市收缩本质是经济活力不够,出现人口流失,住房空置率和夜间灯光可以反映。此研究团队正是同时应用了人口和夜间灯光数据,用以识别城市收缩。①、③对;城市经济发展,用地规模扩大,但城市经济增长乏力,用地规模不一定会缩小,可能用地规模增长速度会放缓,②错;城市收缩,城市经济活力不够,出现人口流失,城市环境压力减轻,区域空气质量会得到一定提升,④错;①③对,故选B。

内陆港是设在内陆经济中心城市铁路、公路交会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验等功能的物流中心。近年来,深圳市改变传统的公路集疏运体系,形成“内陆港—专用铁路—沿海港口”三位一体的新型内陆港集疏运体系。下图示意新旧集疏运体系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新型内陆港集疏运体系主要有利于深圳市()

①缓解城市交通拥堵②提高对外开放水平③促进城市用地扩张④缓解城市大气污染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5.与传统的公路集疏运体系相比,新型内陆港集疏运体系使深圳港()

A.降低通关效率B.减少用地成本C.用地变得紧张D.提高设备水平

14.D15.B

采用新型内陆港集疏运体系后,专用铁路将货物运输至深圳港后进行货物集散,可以减少穿越城市的汽车数量,从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缓解城市大气污染,因此①④正确,新型内陆港集疏运体系只是在城市内货物疏散的方式有所变化,并不能提高城市对外开放水平,对城市用地扩张影响不大,②③错误,故选D,ABC错误。

新型内陆港集疏运体系中,内陆港通过专用铁路的连接与港口一体化运作,货物在内陆港完成相关报关、报验等手续后由专用铁路运输至深圳港,实现了“内陆港一专用铁路沿海港口”的统一指挥调度和管理,减少了深圳港货物积压量,从而缓解用地紧张,减少用地成本,B正确,C错误。与传统公路集疏运体系相比,提高了通关效率,无须提高港口现有设备水平,AD错误,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55分,第16-18题为必做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9-20题为选做题,请考生从19、20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按本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凌灾是指因冰块堵塞河道导致河水泛滥所造成的灾害。宁蒙河段(宁夏、内蒙古境内)是黄河防凌的重点河段之一。该河段一般于12月上中旬开始冻结封河,第二年3月中下旬解冻开河。封河期,冰下过流能力通常与封河流量(河段出现封冻前几天的流量)呈正相关关系。下左图示意黄河宁蒙河段地理位置,下右图示意头道拐水文站封河流量与封河时水位、凌汛期最高水位壅高(因水流受阻而产生水位升高的高度)的关系。

(1)分析宁蒙河段大流量封河时凌灾减轻的原因。

(2)指出在宁蒙河段封河前应如何调节刘家峡水库的出库流量,并说明其意义。

(1)封河流量与冰下过流能力呈正相关,封河流量增大,冰下过流能力提高;封河流量与封河时水位呈正相关,封河流量大,封河时水位高,流速快,凌汛期有利于冰凌下泄;封河流量与凌汛期水位壅高呈负相关,封河流量大,水位壅高较小,防凌压力小;因而大流量封河有利于防凌减灾。

(2)在封河前增加水库下泄量,大流量封河。水库下泄量增大,腾出库容,为后期防凌调度水量争取主动;水库下泄量增加,有助于提高发电效益;满足兰州等城市用水需求,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缓解防凌与发电、供水之间的矛盾。

本大题以凌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水文水系相关内容(知识点),考查学生知识应用能力,提高地理素养。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封河期,冰下过流能力通常与封河流量(河段出现封冻前几天的流量)呈正相关关系。大流量封河时,河段出现封冻前几天的流量大,则冰下过流能力强,有利于凌灾减轻;结台右图信息可知,封河流量与河流水位呈正相关,封河流量大,则河流水位高(注意该水位不是因水流受阻而抬高的水位),河流水位高,水流动力增强,有利于速冰凌下在,减轻凌灾;根据右图信息可知,封河流量与凌汛期最高水位壅高呈负相关,所以封河流量大。凌汛期最高水位壅高相对较小,即因水流受阻而产生水位升高的高度小,防凌的压力小。由此可知,凌汛灾害的发生受冰下过流能力、封河水位、凌汛期水位壅高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大流量封河时有利于防凌减灾。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大流量封河时可以有效减轻凌汛灾害,而刘家峡水库位于宁蒙河段上游,所以可以在宁蒙河段封河前加大刘家峡水库的下泄量,增大宁蒙河段封河前流量,从而在该河段封河期间减轻其凌汛灾害,同时,随着刘家峡水库的水体下泄,水库腾出了更多的库容,可以在后期防凌调度水量等方面争取主动。随着水库下泄量的增加,可以有效提高发电的效益,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刘家峡位于兰州上游,水库泄水可以满足兰州市的城市用水,也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在防凌、发电、供水之间寻找平衡,缓解彼此矛盾,取得最大效益。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村位于黔东南山区,其稻作梯田为一年一熟制,冬季休耕,灌水护田。在人口乡城迁移背景下,受农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村内不同区域梯田存在程度不一的撂荒现象。表1为不同坡度梯田撂荒率,表2为地块基础设施差异对梯田撂荒的影响。

表1:

表2:

注:雨养指水源单纯依靠天然降水

(1)说明冬季梯田灌水对提高土壤肥力的益处。

(2)指出该村梯田撂荒率与坡度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简述缓解甲村梯田撂荒状况可采取的措施。

(1)保证冬季土壤有适宜的水分储存,提高土壤墒情;促进稻茬腐烂分解,补充有机质,改善土壤性状。

(2)关系:梯田坡度越大,地块撂荒率越高。

原因:坡度大,梯田地块细碎、分散,耕作效率低;耕作距离远;容易坍塌,维护成本高。

(3)加强灌溉等基础设施修建与维护;改善耕作条件,推广小型机械化耕种;完善种粮补贴政策,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农村农业劳动力;提高土地流转市场化水平。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发展措施等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考查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由材料可知,甲村位于黔东南山区,其稻作梯田为一年一熟制,冬季休耕,灌水护田。梯田灌水一方面可以补充土壤水分,提高土壤墒情,利于来年的水稻种植;另一方面,灌水后可以促进稻茬等的分解,补充土壤有机质;稻田灌水,可防止杂草生长,减少土壤肥力消耗。

由表1可知,随着梯田坡度增大,耕地撂荒率升高。原因是坡度越大,流水侵蚀作用较强,田埂易坍塌,维护成本高;坡度大,梯田规模较小,地块细碎、分散,不利于机械化耕作,生产效率低;离居住地较远,耕作距离远,导致撂荒。

由表2可知,雨养耕地比灌溉耕地撂荒率高,人畜力耕地比机械动力耕地撂荒率高,田埂坍塌比未坍塌耕地撂荒率高。因此,为缓解梯田撂荒状况,因加强灌溉等基础设施的修建与维护;大力推广小型机械化耕种,减少人畜力耕地的比重;维修与加固梯田田埂,防止坍塌,改善耕作条件;由材料可知,在人口乡城迁移背景下,受农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村内不同区域梯田存在程度不一的撂荒现象。因此应完善种粮补贴政策,提高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减少劳动力的外流;完善土地流转政策,提高土地流转市场化水平等。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苏省被长江分割为苏南、苏北,长期以来,苏南经济发达,苏北相对落后。位于苏北宿迁市的苏宿工业园成立于年,是江苏省首个南北共建园区,也是苏州工业园首个“走出去”的园区项目。为了避免自发零散式产业转移的弊端,政府引导苏州工业园进行产业集群式转移,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或横向的关联企业同时向同一个目的地抱团迁入。为了更好地适应集群式产业转移,苏宿工业园继承了苏州工业园紧凑的用地布局,高密度路网分割出大量地块,并借鉴了发达地区的经验,留有部分“白地”,将园区部分地块作适当预留,为园区发展增加弹性。下图示意苏宿工业园的规划及部分“白地”位置。

(1)分析政府引导下产业集群式转移的突出优势。

(2)苏宿工业园继承了苏州工业园紧凑的用地布局,从集群式产业转移的角度说明紧凑用地布局的好处。

(3)预测“白地”未来的规划,并简述理由。

(1)快速形成稳定的供应链,完善产业配套服务设施:降低转移企业的投入成本和经营风险;在转入地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提高地方知名度和地域品牌价值。

(2)集群式产业转移的配套企业众多,紧凑式布局可形成更多的产业发展空间,有利于建设上下游配套企业;随着当地土地价值的提升,小地块有利于集约用地(或有利于土地的充分合理利用);可共享基础设施,节省投资,便于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

(3)更多的上下游企业。理由: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产业链的延长,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数量增加;配套企业布局在园区内部的“白地”,有利于加强交流协作,降低生产成本。

本题以苏宿工业园规划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工业地域和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由材料“为了避免自发零散式产业转移的弊端,政府引导苏州工业园进行产业集群式转移,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或横向的关联企业同时向同一个目的地抱团迁入”可知政府引导下产业集群式转移的突出优势有:集群式转移利于降低转移企业的投入成本和经营风险,最大程度地节约成本和规避风险;集群式转移,利于上下游之间或横向气压同时迁入利于快速形成稳定的供应链,利于完善产业配套服务设施:集群式转入,利于形成规模效益,在转入地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提高地方知名度和地域品牌价值。

由材料可知,目前该地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但随着当地土地价值的提升,小地块有利于集约用地(或有利于土地的充分合理利用);由材料可知集群式产业转移,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或横向的关联企业同时向同一个目的地抱团迁入,因此对应的配套企业众多,紧凑式布局可形成更多的产业发展空间,利于形成更好的工业联系,有利于建设上下游配套企业;空间上的紧凑,便于加强空间联系和信息联系,可共享基础设施,节省投资,便于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

读图可知白地规划在园区内部,与商业用地及和工业用地空间距离较近,因此其未来的规划应该是布局更多的上下游企业。由于苏宿工业园相对来说起步较晚,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产业链的延长,区域内部的发展趋势会越来越复杂,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数量增加;对应的上、下游企业布局在园区内部的“白地”,空间联系和信息联系更加紧密和方便,有利于加强交流协作,降低生产成本。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美国东部时间年7月11日上午9时45分,新墨西哥小镇太空港,理查德。布兰森爵士等一行6人乘坐太空飞机(下图)升空,成功飞入距地的70公里的太空,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亿万富翁,揭开了太空旅游的序幕。在太空飞机中的6名乘员体验了3~4分钟的失重。据总部设在瑞士的授资银行UBS估计,到年,太空旅游.市场的潜在价值将达到每年30亿美元。

(1)说明成为太空旅游者的必备条件。

(2)说明我国发展太空旅游的有利条件。

(1)良好的身体与心理素质;高收入(优越的经济条件)。

(2)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快,有神舟号飞船和空间站;我国人口多,经济发展速度快,有一部分高收入人群。

本大题以新墨西哥小镇太空港,理查德、布兰森爵士等一行6人乘坐太空飞机旅游为背景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旅游地理中的旅游主体具备的条件、我国发展太空旅游的有利条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基本技能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能力。考察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

根据材料“亿万富翁”说明太空旅游者需收入高,才能应付高昂的太空旅游费用;“体验了3~4分钟的失重”,由于太空高真空、强辐射、失重等特点,太空旅游者需要具有良好的身体与心理素质才能应对太空潜在危险。

结合太空旅游条件及我国太空发展现状可知:我国人口多,经济发展速度快,有一部分高收入人群,客源市场广阔;我国航天技术蒸蒸日上,在航天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如有神舟号飞船和空间站等为发展太空旅游奠定基础。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公园是指一个国家为保护一个或多个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划定的区域,是重要的自然保护地之一。年10月12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我国正式宝布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涉及西藏、四川、陕西、吉林、黑龙江、海南、福建等10个省区,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推测新建国家公园需满足的自然条件。

具有国家意义的自然景观;具有保持生态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对保护濒危物种有优势条件;受人类影响小,处于自然状态或可恢复到自然状态。

本大题以国家公园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内容(知识点),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应用能力,提高地理素养。

从我国设立的国家级公园来看,这些地区拥有具有国家意义的自然景观:且这些地区具有完整的生态系统,且发展潜力巨大;在濒危物种保护方面,都有一些优势条件;这些地区的共同特点是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环境处于自然状态或经过恢复回到自然状态。这些地区的景观特点主要分析物种多样性、原生性、独特性等,这些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环境原生性好、地貌具有独特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