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王丽娟
黄金周旅游业复苏前瞻
编者按
每年的“十一”假期都是旅游出行的集中时段,但今年却有些特殊。一方面是适逢中秋节与国庆节两个假期连休,是一个超长假期;另一方面,这也是跨省旅游解禁后的第一个长假。在这双重利好的加持下,报复性旅游消费是否会真的出现?旅游市场的表现将如何?本期新闻洞察从专家学者、旅游平台以及消费者三个角度分析今年“十一黄金周”旅游业的发展动向。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王丽娟
中秋节与国庆节长假连休,两节相遇将会给旅游业带来怎样的机会呢?随着跨省旅游的解禁和人们压抑已久的出游需求可能会在这个“十一”黄金周内集中爆发,这将会是今年首个旅游高峰和消费黄金周。趁此东风,旅游业能够“满血复活”吗?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学者认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一些限制使旅游业难现报复性消费,但是毫无疑问将是今年的一个高潮。今年旅游业遭受重创,但是危中有机,线上旅游、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文旅融合进一步加深,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发展方向。 省内游带来今年首个小高潮
“国庆节与中秋节重叠,无疑会给年的旅游市场带来一个小高潮,但是谈不上所谓的报复性消费。”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认为,目前全国的疫情防控还在有条不紊不稳地部署,尽管防控已经成常态化,但是风险仍然存在,对于人口高流动的旅游业来说,还是有一定的约束。比如学校的封闭管理,限制学生外出,对家庭出游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总体来看,报复性旅游消费不会出现,但是一定会是个小高潮。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他表示,现在虽然全国的疫情防控形势得到了基本控制,但是实际上很多部门对跨省旅游还是有限制的,特别是教育部门,无形当中限制了学生以及由中小学生带动的家庭旅游。因此,他认为,这个黄金周,在出行距离上有所限制的情况下,省内旅游会有比较大的爆发。同时,乡村旅游和自然生态旅游这些地域空旷的地方,旅游表现将会比较强劲。
疫情期间旅游业危中有机亮点多
今年在疫情影响下,旅游业因其流动性和人员聚集的特点,成为受冲击较严重的行业之一。但是在危机中,一些新的旅游业态应运而生,比如线上旅游、云直播等,这些主动创新的形式,在疫情期间不断推动着旅游业的发展。魏鹏举认为,随着虚拟技术和智能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发展,线上旅游将会越来越成熟。就像在文化产业领域,尽管电影院在逐步放开,但实际上网络影音、游戏等线上娱乐更有可能会迎来一个更好的发展时期。“因为资本市场对于风险的预防意识经过这次疫情的冲击已经越来越强,如果从特定的旅游经历来讲,线上旅游相对来说更有前瞻性,受不可控风险因素的干扰可能会更少。”他说,另一方面,线上旅游的商业模式也逐渐被认可,因此可能还会有大量的资源、资本、人才继续朝着线上流动。线上旅游这种新业态将会成为整个中国旅游经济未来发展的一个主流方向。在魏鹏举看来,疫情期间,旅游还有一些新的亮点,比如文旅融合将会越来越深入。疫情从某种意义上为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提供了压力,也提供了动力。比如疫情期间的直播经济,很多直播是在旅游业态的基础上形成的,无论是文创产品还是区域特色产品,这种直播将会是以后的新热点。吴必虎认为,预约制也是疫情期间旅游出现的新特点。疫情改变了人们很多消费习惯,比如强制出行预约。通过网上预约旅游能够实现控制容量,提高旅游者的体验,获得更好的旅游质量。
稳旅游业关乎市场主体活力和信心
由于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和互动性强,帮助旅游业尽快恢复,将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拉动作用。为此,在疫情发生初期,以文旅部、财政部为首的国家部门就相继出台了支持、恢复政策,包括暂退旅行社交纳的保证金,对于发生亏损的企业,结转年度延迟至8年,加大金融支持等。此外,在黄金周来临之前,全国众多省区市就推出促进旅游发展的利好政策和优惠措施,发放优惠券,多个省区市数百家知名景区也实施了不同程度的免费优惠政策等。魏鹏举表示,从“六保”和“六稳”方面来看,旅游业的复苏和发展一直是关键,旅游业作为一个市场化程度很高的行业,虽然对财政的直接贡献有限,但它是富民经济,关联性广,其发展关乎着市场主体的活力和信心。他认为,政府要帮助旅游业在后疫情时代发展,首先,要突破门票经济的藩篱,否则旅游业很难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很难有抗风险性。从疫情期间实际情况来看,门票经济经不起任何冲击,因此,从旅游业态的角度来说,一定要打破资源依赖和门票依赖。为此,他建议,政府一方面要有效推动降低门票,甚至取消门票,另一方面要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打破小景区,做大景观,推动整个区域全产业链的发展,突破特定的季节因素,促进相关服务业态的升级发展。其次,加快促进文旅融合是一个很重要的政策着力点。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创造,文化空间可以转化为旅游载体,像博物馆、美术馆等。第三,要促进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就是效率和效益的综合表现,如何让有限的投入带来更大的收益,不能只靠大量的地产溢价来获得投资补偿。同时要提高科技创新,来提高旅游业的效率和效益。吴必虎认为,从中长期来看,随着我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度假旅游发展有较大空间。尤其是在将来疫情结束后,人们对于离开自己城市的居住区,到乡村或者是其他地区度假的愿望会比较强烈,这种度假旅游或者居住旅游将会发展很快。要支持这种新业态的发展,会涉及到土地问题。“过去我国旅游业是以观光旅游为主,对改变土地性质的要求比较少,但是度假旅游就意味着旅游用地的需求迅速增加,而现在自然资源或者土地管理等相关部门显然没有做好这方面的政策准备,因此希望政府能在这方面给予旅游业支持。”他说。
自驾游、租车游或占“十一”假期“C位”
随着跨省游的恢复,旅游业复苏步伐加快,面对马上就要来临的“十一”假期,旅游企业家们怎么看?就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飞猪旅行、携程、马蜂窝的相关负责人,他们表示,从各自的平台数据来看,旅游业在迅速“回血”,“十一”假期或将出现今年旅游的高峰,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后遗症”影响,私密性较好的自驾游、租车游预期将占据今年“十一”假期游的“C位”。 旅游企业闻风而动
在暂停多天后,当文化和旅游部发布通知国内跨省团队游恢复时,可谓给旅游业复苏打进了一针强心剂,作为恢复跨省游之后的第一个长假,旅游消费将呈现什么样的态势,企业家们给出了预测。飞猪旅行副总裁张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飞猪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游恢复非常迅速,机票同比已经增长了8%,酒店的增长更为迅速,已同比增长25%。“十一”假期将迎来今年旅游的高峰。张嵘说,贴合这样的趋势,飞猪推出了百亿补贴旅游市场措施,这是一个刺激消费需求构建商家价值的事,特别是在旅游市场复苏的阶段,需要做这样一个事情。飞猪最新发布的国庆旅游趋势报告显示,在百亿补贴等政策的刺激下,“十一”假期全国机票酒店预订量均已超过去年,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50%。不过,价格方面仍比去年偏低,其中酒店价格同比低约30%,加上出境游仍未开启,国庆出游成本创下五年来新低。携程旅游大数据实验室研究员彭亮亦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携程数据显示,三亚、大理等旅行目的地热度高涨,超过65%的赴三亚旅客选择入住每晚元以上的高星酒店。国庆放假首日,北京飞三亚、大理的机票,更是在9月第一周即只剩全价经济舱。携程方面也为了助力行业复苏,打出了自己的复苏计划。例如,日前携程就启动了“旅游会员日”大促活动,十大业务线最高立减可以超过元。覆盖平台上数千家旅行社数万线路、各地热门景区、多家租车公司、数千名当地向导等。“尽管比往年跨省游的增幅小,但国庆假期跨省预订量较今年暑期仍增长超过20%,说明长线出游市场正稳步恢复。北京、上海、佛山、广州、重庆、深圳、东莞、西安、苏州和杭州位列热门客源地前十。”张嵘补充道。不过,携程相关负责人也表明,目前很多高校缩短了“十一”假期,而学生客源的缺失将对“十一”假期旅游消费产生较大影响。此外,张嵘强调,新冠肺炎疫情对于整个旅游行业的影响将是长期的,并且一定会对用户行为、消费习惯产生很深远的影响,甚至倒逼整个行业去作出改变。复苏过程中行业的痛点进一步被放大,一些细分场景下的需求,需要灵活度更高的商家去捕捉和匹配,在这一时期,中小商家还是有丰富机会的。
“国庆自驾游”搜索热度上涨
尽管国内疫情防控已经趋于稳定,但影响余温还在,因此,旅游企业预测在今年“十一”假期旅游方式也将发生改变。从飞猪数据可以看出,旅游方式上一车一家、私密少接触的租车游更适应游客对公共卫生安全的需求。热门自驾城市如成都、西宁、大理和兰州等,租车游预订量同比涨%。品质高、更安全和服务好的小团游也更受青睐。暑期蹿红的房车游在国庆将继续实力圈粉,目前预订量同比涨70%。马蜂窝旅游研究中心负责人冯饶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马蜂窝旅游大数据表明,“国庆自驾游”搜索热度周环比上涨了%。携程相关负责人则指出,今年国庆节,高净值人群的出境游红利,将转而叠加在国内游上,导致国内部分热门城市火于去年。旅客消费心态也从“观光型”向“度假型”转变,更渴望“深度游”,在一个城市多停留几天,像当地人一样生活,打卡网红景点,体验本地历史风貌和人文特色。除此之外,冯饶表示,现在根据马蜂窝旅游大数据显示,黄金周期间的定制游订单占比显著升高,较去年同期上涨24%。定制游也是近年来旅游市场上的新生品类,相比跟团游,定制游可以让旅行体验更加个性化,行程安排的灵活性也更高。专业的服务团队可以帮助游客制定行程、选择产品,节省大量查找和制作攻略的时间成本。疫情之下,中国游客比以往更加注重旅行的安全和服务品质,定制游产品也因此备受
短线旅游成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