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高位截瘫的女生,如何从人生低谷走上创业之路?一群视力障碍者,如何感受若尔盖草原花海的芬芳?一次专为残疾人打造的旅游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这些思考和实践,都来自同一个团队――四川圆梦助残公益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圆梦公益”)。他们创办的圆梦之旅――残障人士无障碍旅游模式研发与应用项目,帮助20多万名残障人士走出家门,圆了旅游之梦。
走出家门的一小步,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四川眉山市一名30多岁的女士,在10多岁的时候从树上摔下来导致高位截瘫。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参加了专门为残障者组织的无障碍九寨沟之行。
摔伤后最远只到过当地镇上赶集的她,第一次走出家门,身临其境感受九寨沟的魅力。
此前,她在家被父母体贴照顾,没有工作,靠领低保为生。在这次旅行中,她结识了许多残障朋友,短短几天的相处让她从起初的沉默内向变得开朗,唤醒了她内心压抑已久的动力。
她开启了创业之路,通过当地残联和家人的帮助,有了第一笔启动资金。她从开小卖部做起,开小超市、注册线上网店,向外界推介家乡特产,还吸纳了附近一些残疾人加入,一起完成收购土特产的工作,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圆梦公益秘书长张海燕记得,这位女士当初报名时,九寨沟之行已经满员了。团队成员被她的真诚和渴望所打动,专门到她家去调研,了解到她的处境后,决定免费帮她实现心愿。
后来再见到这位女士,张海燕觉得她“变得非常阳光,像变了个人”。在这之前,这位女士觉得自己人生悲惨,这辈子很不幸。父母也曾一度担心不能一直照顾她。
有一年,6月的若尔盖草原迎来一批特殊的朋友――“百名盲人看草原”的盲人朋友。这是一次家庭与盲人朋友的结对之旅,每个盲人朋友的身边都有一名小孩陪伴。3天行程中,结对的家庭和盲人朋友相互陪伴,小孩子把自己看到的若尔盖草原讲给身边的盲人听,大人们则做些辅助服务的志愿工作。
组织家庭与盲人朋友结对旅行,让张海燕也收获很多。当时,孩子们刚考完试,也正是若尔盖最美的时节,张海燕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参加活动,她发现,“3天的陪伴旅行,小孩子们的收获总是特别大,不仅能够关心别人,也变得更有责任感”。
一次偶然邂逅,结下不解之缘
一切的开始,还要从年说起。
张海燕当时在旅行社工作。一帮残障朋友想组团去九寨沟旅行,但是找了很多旅行社都不接待。后来他们辗转找到张海燕所在的旅行社。此前,旅行社曾以资助学生等方式做过一些公益活动,这次便想着试试。
年5月,旅行社发布了60名残障者去九寨沟的旅行招募通知。信息一发出,残障者朋友圈沸腾了。3天报名人数达人。
“残友圆梦九寨!3天只收元,承诺全程无购物不进店”,这让残障朋友很感动。然而,组织这一活动对张海燕和团队来说是特别大的挑战。景区当时无障碍通道设置并不完善,坐在轮椅上的游客上山,需要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一个个背、抱、抬。好在很多旅行社同行积极支持,有的甚至从省外过来帮忙。
除了出行,第一次带这么大规模的残障人士旅行团,就餐和活动也是个不小的挑战,元的友情价格显然不够行程开销。
张海燕和团队试图拉赞助,但是找了好多店家都没能达成合作。后来,九寨沟一家烤羊棚的老板加入合作,还答应他们,残友圆梦九寨的活动做多久,他就免费提供多久餐饮服务。
第一年的活动很成功,消息很快在残障者的圈子里传播开来。
圆梦公益没有止步于这一次的成功。他们向九寨沟景区反馈了旅游体验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包括一些主要景点没有无障碍通道等,导致残障人士出行很不方便。小到一处台阶的改进,张海燕团队与景区沟通,提出由圆梦公益提供改建材料和标准,请景区进行改造。
“你们提供标准,我们来改造。”提议很快得到景区的积极回应。后来圆梦公益再次组织活动到景区时,无障碍通道就已经做得很好了。
他们调研发现,残障人士有非常强烈的出游需求,但是当时全国的旅行社几乎没有开展相关的旅游业务,于是从旅行社划分出专门版块做无障碍旅游。这一活动吸引了全国不少残障朋友,大家通过互联网聚集在一起,走出家门旅游。
无障碍之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后来,圆梦之旅策划了专列到广西、海南的15天行程,还组织成立全国旅行社同盟,“觉得不能一直公益,还得有造血功能”。尽管当时没有政府购买服务,他们仍然会每年拿出一两千个名额做贫困残障者的公益服务工作。
如今,圆梦之旅设计的旅游线路超过50多条。“四川是最多的,疫情之前,美国、东南亚、欧洲都有相关线路,累计服务20多万人次残疾人”。
让张海燕开心的是,年,四川省成立残疾人无障碍环境促进会;年,成都市成立无障碍环境促进会。从“促进会”的无到有,从“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到“无障碍环境”,张海燕感受到,社会对残障者的人文关怀越来越多。
更值得一提的是,年,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之一的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工程中特别提到,让特殊人群暖心有尊严。实施无障碍场景营建行动,新旧公共场所无障碍化率分别达%、80%,残疾人享有康养服务率达80%。为特殊少年儿童提供幼小初高15年免费教育。
尽管无障碍场景营建已经在路上,但是作为无障碍旅游的组织者,张海燕还是能够明显感受到我国在这方面的服务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差距。
疫情之前,圆梦之旅的众多线路之一有欧洲之行。“我们的计划发过去,对方了解了相关情况后,就自动调派无障碍大巴车。”张海燕说,“那个时候,我们在国内线路的旅行服务中还没有无障碍大巴车。后来,圆梦公益专门配备了一辆无障碍大巴车。”
圆梦之旅还结合商业模式和公益服务目标,打造了全国第一个无障碍旅游出行网站及手机App,提供残障者出行及社交平台无障碍电子地图、无障碍攻略、无障碍设施,还积极进行无障碍产品研发。
目前,圆梦公益开始总结经验,探索更全面的无障碍旅行服务内容。
张海燕介绍,目前正在与各省(区、市)残疾人联合会、旅游协会等有关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将残障人士无障碍旅游从民间推向官方认可,获得政府购买服务。
如今,圆梦之旅无障碍爱心联盟已经汇集全国上百家旅行社,在全国范围内拥有一支制度健全的余人的圆梦志愿者团队。团队招募名志愿者历时两年多进行实地调研、数据采集,出版发行《成都无障碍手册》,在调研中进行无障碍体验倡导,招募残障人士成为无障碍旅游体验馆志愿者,为项目做宣传和调研。
圆梦公益还和四川师范大学成立无障碍旅游研究与发展中心,出版全国第一本无障碍旅游学术专著《残障人士无障碍入华史及其发展》,正在整理编辑《残障人士无障碍旅游服务标准与研究》,计划在全国推广并统一培训服务残障人士出行的行业从业者。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杜沂蒙来源:中国青年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