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的不以为意,让事情变得更糟
我性格内向,从小就不擅长跟人打交道,只有在跟很熟悉的人在一起的时候,才会跟别人一样活波好动,侃侃而谈。但是一旦到了公共场合,比如在路上见到陌生人,我总是习惯性的躲在父母后面或者假装没看见,甚至在弟弟妹妹长大后,还曾躲在他们后面。
害羞,这是从长辈那里学来的词汇,我知道这个词是用来形容我的。
平时,害羞是不会给我带来太大影响的,因为我喜欢在家里这个安全的空间待着,学习或者看电视,或者做些农活,唯一让我感觉紧张的是过年这几天。小时候农村过年时需要到朋友家串门的,而小朋友一般都是成群结队的一起玩。如果是一两个小朋友我还能应付得来,人再多我就会紧张,不喜欢跟太多人在一起串门,但过年的时候大家都是成群结队的串门,我刚开始就躲在家里,后来父母不停的催着让我出去玩,也就只能硬着头皮跟被人一起去。
而到了别人家,大家都有说有笑,很多情况下,我充当的都是一个隐形人的角色,默默的坐在角落,听着别人谈天说地,好不容易熬到吃中饭时间,逃一般的跑回家里。
有一年过年碰到感冒发烧,没有出去找人玩,那是我第一次感觉过年好开心。以后春节这几天我最期望的事情就是生病,只需要躲在家里就好。
对于害羞,每次跟长辈一起,看到我见到人不打招呼时,他们总会说:“这孩子怎么也不打招呼,见到人跟个女孩子一样害羞,这个怎么办。”每次听到这里,我都会使劲埋下自己头,感受着自己火辣辣的脸,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然后幻想着以后别再碰到要打招呼的人了……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上高中,没人在逼着我一定要跟他人一样擅长交际,而我也学会了在每次必须要面对很多人之前,做足准备,想好自己要讲的话。慢慢的不再对害羞感到焦虑,才能够坦然面对。
金伯莉·布雷恩说,有些儿童确实存在交际焦虑,这种焦虑可能表现为极度害羞,而父母的不以为意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
父母不恰当的处理方式,往往会让孩子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对于孩子的问题,父母可以选择跟孩子交流,化解孩子心中的恐惧和戒备,了解孩子的困难并提供帮助。
2
“奖励”让事情变得更糟
表哥家的华子去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我们当地最好的初中,让认识的人都颇感意外,因为他平时的成绩只能算是中等。
但上中学之后,华子的成绩却并没有像想象中一样开挂,依旧只是班里的中等学生,但表哥和嫂子却着急了,如果说考初中算是运气的话,考高中总不能再凭借运气了吧,那到时候如果还不如其他在差学校的同学考的好,可就太丢脸了。
为了让华子好好学习,表哥想尽了办法,先是批评训斥,再是找老师辅导,甚至有段时间嫂子不上班天天看着华子学习,但不管什么办法,成绩就是上不去。后来他们又换了个办法,靠奖励:考试到了多少分就给他买一双鞋,达成之后又有了新的目标,再考多少分买手机……
前面几次都成功了,表哥觉得这个办法真好,虽然花了点钱,但效果不错。但上个学期开始,华子的成绩再也没有进步过,即便他们约定好,考分,就带他去心动已久的海南旅游也无济于事。
一学期都没进步,表哥两人觉得很难过,奖励这个方法也不得不放弃。但又想不出其他的办法,只能在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鼓励几句。类似“这次考得不错,你很开心吧?”“我看你最近很喜欢英语,这次考试英语进步很大。”之类的话就像口头禅一样,经常听到。
本来不抱什么希望,只想着能保持这个成绩到毕业考个差不多的学校就好了,没想到华子的成绩反而突飞猛进,最近一次考试已经靠近他们班前十名,表哥两口子高兴了好久。
给予奖励是很多家长采用的教育方法,操作方法简单,又不需要过多的互动,似乎让父母一下子从教育中解脱出来了。
然而研究表明,看重奖励的孩子表现并不好,甚至还不如没有期待奖励的孩子。而且奖励制定时,为了起到作用,父母一般会选择最低要求,孩子一定可以完成,进而实施下一步奖励计划,但这种方式最后却导致孩子在达成目标时缺少了成就感,甚至会让孩子觉得你在操控他。
金伯莉·布雷恩说,只有当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想要完成某项任务是,他们才会有成功的愿望。所以你可以尽情的陶醉于孩子的快乐和成就,但不要去指挥和评断他。
3
同情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这天晚上,女儿在家里玩,她拿着一个塑料棒,在地上不断的划来划去,木质地板因此发出刺耳的“吱吱”声,老婆非常讨厌这种声音。
在这之前的一次,当女儿制造出这种声音的时候,在跟她表示不能发出这种声音之后她依旧我行我素,终于还是没忍住,然后我严厉的制止她:“不要再发出这种声音,不然就回卧室把门关上,自己什么时候不发出这种声音的时候再出来。”
她在卧室里大声哭着,那感觉好像是说我不闹了,别把握一个人关在里面。但好像也没有完全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被关在卧室。
那次之后我发现这种方法不能解决问题,于是想换个方法试试。
我把她叫过来,跟她一起坐下来,过了一会她不再那么吵闹了。然后我问她:“你这样在地板上划来划去的对不对?”
“不对。”她低着头小声的说。
“为什么啊?怎么不对呢?”
“因为这个声音很刺耳,而且这样会把地板划坏掉。”她想了一会告诉我。
“那你在路上听到装修时那种刺耳的声音是不是也很难受,想把耳朵捂住?”
“是的。”
“那下次你拿那个塑料棒的时候该怎么做呢?”
“应该拿起来玩,不能在地上划。”她抬起头告诉我。
没有哭闹,没有批评,只是简单的跟她说了几句话,没想到问题就这样解决了,等后来她不小心又发出这种声音的时候,我就看到她赶紧拿起来,然后换了个玩法。
一味的制止孩子某个行为,并不能解决问题,孩子需要知道什么是对的,为什么这样做事错的,下次碰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解决。而在跟父母对话的过程中,孩子还能够学会冷静,学会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这才是教育的意义。
金伯莉·布雷恩说,同情是正确育儿的基础——父母越是理解孩子,他们之间的关系就越亲密,孩子也越听话。
父母碰到孩子山蹿下跳或者哭闹不止的时候,下意识的会情绪失控,然后选择体罚或者把孩子关在屋内任由他哭闹。然而孩子在这个时候往往是无辜的,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到底什么地方做错了,只是下意识的知道这个状态下的父母是可怕的,孩子是因为害怕父母而改变了行为,并不是我们以为的“他们知错了”。
父母最好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自己带着怒气来惩罚孩子,只能起到反作用。
真正教育好孩子的方法是尊重孩子,告诉他们你的希望,理解他们的感受,并让他们知道在碰到困难时你会竭力提供帮助。而不是想着控制孩子,因为越想控制孩子,他们就越想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