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卖果、种稻收粮……一年劳作只收获一季的农业,怎样才能由单一收入变全年收益?三亚市通过农业与旅游“联姻”,催生乡村振兴新业态,卖农产品的同时也“卖风景”,实现农业全链条拓展、升级。在11月4日三亚市“旅游+”产业融合示范企业授牌中,9家“旅游+”示范企业中,农业企业就占了6家。
大茅奇幻世界共享农庄内已成熟待采摘的火龙果。记者利声富摄
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号角声中,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积极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培育农业产业发展新业态。目前,三亚有休闲农业常态接待游客的园区30个,其中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5个,全国五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区4个、四星级3个,三星级1个,海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11个。三亚越来越多的村庄搭上乡村振兴的“快车”,村民尽享现代休闲旅游红利的同时,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乡村变景点田园变乐园
11月7日,立冬,三亚市吉阳区亚龙湾国际玫瑰谷依然鲜花盛开,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景区附近农家乐老板们忙晕了头,也乐开了怀。距离十几公里处,民风淳朴的中廖村农田、果园、鱼塘、河道边,骑行、漫步的游客悠闲在体验乡村生态游,累了就坐在冷饮店、咖啡厅里品咖啡、喝清甜的椰子水,很是惬意。移步至隔壁的大茅奇幻世界共享农庄,“农业+教育+旅游+科技”的多产业外延特性,让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快乐地探索大自然、体验田园生活。
从单一发展特色农业向特色农业与“乡村游”有机融合转型,玫瑰谷、大茅、中廖村等是三亚探索农旅结合的生动示例。“农业+旅游”发展模式,让三亚乡村变景点,田园变乐园的愿景正逐步实现。
“农业+旅游”促进三亚休闲农业快速发展。据统计,年上半年,三亚各休闲农业示范点接待人次约万人次,营业收入约2亿元。如今,行走在三亚各个共享农庄、美丽乡村间,一群又一群从城市来的人,轻松惬意体验“山乡慢生活”乡村游的场景随处可见。
“近年来,三亚以特色农业为基础,以美丽乡村为载体,以休闲旅游为支撑,种植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的新途径、新方式,走出一条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能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提质增效,对推动乡村振兴也具有重要意义。
开发新型业态特色产品
农业作为传统产业,要脱胎换骨,符合现代人在精神与物质上的需求,必须打破常规,开发新型业态特色产品。
回顾三亚农业与旅游融合历程,从“进农家门”“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到“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体验”元素在“农业+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占比重逐渐增大。目前,三亚形成了集果蔬采摘、乡村美食、科普教育、农事体验、农趣娱乐等多层次、全方位的体验式乡村旅游。
“只需元,这棵树就是你的。”这是海南水果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推出“果树认养”的模式。购买认养的消费者,一年时间内,在该公司种植基地拥有一棵芒果树。水果熟时,认养者可到园里采摘也可邮寄到家。平时,可通过摄像头随着了解果树生长情况和参与管理,坐在家里就可当“农民”。目前,共有多棵芒果村找到新主人。
三亚以农为主、强农兴旅的新业态,将农业发展主动融入社会发展和进步,主动跟随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休闲旅游的要求,主动将农业生产与生态、旅游、教育、文化传承等糅合,打造特色旅游农业。今年上半年,三亚不断丰富乡村游业态,通过开展“云游三亚”系列推广活动,重点推介了水稻国家公园、亚龙湾玫瑰谷、水南村、西岛、天涯小镇等乡村旅游点,各乡村旅游点丰富的活动和体验项目吸引了市民游客纷纷打卡,使三亚乡村旅游成为三亚度假休闲化不可或缺要素。
同时,开发高端伴手礼,深度挖掘乡村旅游带农增收潜力,促进农民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增加,丰富“农业+”业态。创建“农业+旅游”“农业+科普”“农业+教育(研学)”等多种形式发展,开发休闲农业旅游多业态,促进农业与文化、旅游、康养、服务等产业融合发展。
构建多元发展深挖特色发展
“金秋送爽,硕果压枝。”眼下,三亚的火龙果、芒果等先后进入采摘期,连空气都弥漫着水果的香甜气味。农业与旅游“联姻”,让三亚许多农村尝到越来越多甜头,吃上旅游饭,挣上绿色钱,初步形成了“三产引导一产、一产促进三产”新发展格局。
亚龙湾国际玫瑰谷目前已带动博后村和六盘村多农民增收,直接安置当地村民就业人,以合作社方式间接安置就业多人,在整个产业链中解决就业达0多人。大茅奇幻共享农庄提供了多个工作岗位,其中固定岗位84个,片区内村民人均年收入从年的元增加到年的21元,昔日的贫困乡村摇身一变成为创业致富的“平台基地”。
对于接下来如何实现“农业+旅游”深度融合,三亚市农业农村局早已运筹帷幄。以顶层设计为核心,构建多元发展;以创新思维为引领、深挖特色发展。
“‘十四五’期间,三亚将发挥山水林田湖草优势,构建热带农业旅游样板,以及依托深海远洋科技支撑,打造热带海洋休闲渔业标杆。”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将围绕“南繁硅谷”全球热带农业中心,拓展农业科研科普旅游;对标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突出热带乡村体验游,优化精品旅游线路;提升乡村旅游设施,营造优质旅游消费环境。同时,拓展渔业经济发展空间、提高渔业综合效益,充分利用现有水产养殖资源,深挖渔家文化,以休闲垂钓等各类水上娱乐项目、鱼文化和民族文化宣传为载体,积极发展观光、体验等形式的休闲渔业。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利声富
责任编辑:陈仕超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