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苏东坡不同寻常的三段人生情缘庞

苏东坡的人生,渐行渐远。转眼间,他自辞世至今,已近千年。但关于他的人生趣闻逸事,却始终成了大众嘴边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人走了,一代又一代人还在向他回望,江湖上居然还有关于他的这么多动人心魄的传说。然而,就是这个苏东坡,天资聪颖,少年得志,才情过人,却一生仕途颠簸、宦海沉浮,幸得有三段人生情缘,王弗、王闰之、王朝云三位重情女子先后与他同舟共济,助他爬坡过坎,才让他不断穿越“一蓑烟雨”,深悟“大江东去”,她们个个蕙质兰心,内外兼修,无论红绿、不论贵贱,都能与他同船过渡,心心相印。他的才情、友情、爱情,都在这个世界迸发奇光异彩,分外引人注目。而这一切,都缘于他超出平常人的率真、淡定、豁达的活法;正是这种有别于常人相对少有或缺乏的率真、淡定、豁达,他才会在芸芸众生中出类拔萃,成为人世间仰慕的文化高峰。

苏东坡的这一生,即便仕途宦海多有不顺,人们也不会轻蔑他金子般闪光的人生价值。王弗是苏东坡的初恋,也是他的结发之妻。王弗的父亲王方,是少年苏东坡的老师,一直对学识品行兼优的苏东坡十分器重和喜爱,王弗本人也很聪颖知性。少年苏东坡与王弗因“唤鱼”结缘,而苏家与王家长辈对两人的婚配也很是赞许。公元年,苏东坡与王弗因为情投意合,便顺理成章地走到了一起,两人琴瑟和鸣,相敬如宾。新婚燕尔之时,苏东坡曾以一首《南乡子·集句》夸赞王弗的美貌,淋漓尽致表达了其新婚的甜蜜。苏东坡一心只读圣贤书,而王弗“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伴其左右”,在包揽了全部家务的同时,还能给苏东坡“红袖添香”。多少个日夜,书案旁、烛光下,在苏东坡读书偶尔忘记书上内容时,她总能敏捷提醒,而苏东坡有时刁难她时,她却还能对答如流,这让苏东坡满是欢喜。后来,苏东坡科举及第,出任一方,王弗深知苏东坡的一些特点与习惯,譬如出言、办事比较直率,不谙世事,不懂得圆融,有时遇到苏东坡在接到客人时,她偶尔规避在屏风后面倾听,待客人告辞后,她便向苏东坡提出自己的看法,对苏东坡帮助极大。久而久之,两人日子过得愈来愈默契,也愈来愈快乐。两人原以为未来还很长,相爱之路可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惜,人有悲欢离合,王弗薄命,两人在相伴了11年后的公元年,27岁的王弗因为体弱多病,却过早地离别了人世。而此时,苏东坡还未到“而立之年”,他们的儿子苏迈年仅6岁。失去了贤内助王弗,苏东坡的日子一度有些茫然无措,很长一段时间,他脑海里常常浮现出王弗的音容笑貌。岁月一页一页悄然翻过。公元年,苏东坡带着不到10岁的苏迈从四川老家返回开封,续娶了原配妻子的堂妹王闰之,将苏迈交给王闰之抚养,并督促读书。苏东坡“续弦”而娶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与苏东坡相差11岁,两人的家乡相邻,无论是亲情,还是乡情,两人当是亲上加亲。就像当年为第一任妻子王弗写过一首《南乡子·集句》一样,苏东坡也为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写过一首《南乡子·有感》,词中如此写道:冰雪透香肌,姑射仙人不似伊。濯锦江头新样锦,非宜。故著寻常淡薄衣。暖日下重帏,春睡香凝索起迟。曼倩风流缘底事,当时。爱被西真唤作儿。苏东坡为王闰之所写这首《南乡子·有感》,几乎全是溢美之词,对王闰之的美貌和品格极尽夸赞,尽管词句看上去有些“俗气”,却道出了他对王闰之真挚而热烈的爱恋。譬如,词句中的“濯锦江”,即指“浣花溪”,位于四川成都郊外,本来自古蜀地所产锦缎天下闻名,词句中却说王闰之“非宜”,虽然爱美本是女子的天性,可王闰之常常“故著寻常淡薄衣”,不是她不喜欢穿上等的锦缎,而是她恪守勤俭朴素之风。

苏东坡与王闰之一起生活了25年,先后养育了苏迨、苏过两个儿子。苏东坡曾经写诗如此描述儿子苏迨:“我有长头儿,角颊峙犀玉”,形容苏迨生下来时样貌颇为奇特可爱。但苏迨小时候体弱多病,少年时期对读书也不感兴趣,可能有鉴于其父和叔父及兄长苏迈全因“乌台诗案”受过牵连,不想走科举仕途,却偏好道家学问。苏迨因出生文豪世家,从小耳濡目染,也颇有文学天赋。只是苏迈成年出仕后,苏迨和苏过便陪伴其父母苏东坡与王闰之辗转各地多年。当年,正值苏东坡卷入“乌台诗案”时,年仅六七岁的苏过伴随母亲王闰之和哥哥苏迨留在湖州,饱受人家冷眼。之后,当苏东坡在开封走出监狱被贬谪黄州后,苏过又跟着父兄常常下地劳作,深深饱尝了民间疾苦。尽管这位王闰之不像其堂姐王弗那样才貌双全,也不如后面成为苏东坡红颜知己的侍妾王朝云那样了解苏东坡透彻,相比苏东坡前后两位人生伴侣,这中间阶段的王闰之则是陪伴苏东坡人生最长时间的一位,且嫁给苏东坡长达25年,也恰恰是苏东坡人生最动荡的时期,是王闰之陪伴了苏东坡经历了宦海的大起大落,先后经历了惊恐万分的“乌台诗案”和生活艰辛的“黄州贬谪”,在经济最困难的日子里,是她和苏东坡一起采摘野菜,赤脚耕田,还变着法子给苏东坡解闷。当年,苏东坡因反对“新法”,屡遭排挤,不得不远离京城,辗转于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生性平和、安守本分的王闰之却一直伴随身边,不离不弃,无论苏东坡如何漂泊流离,宦海沉浮,她始终倾心服侍,而无怨无悔。公元年,苏东坡升任了密州(今山东省诸城)知州。公元年,在失去王弗十年后的这年正月二十的夜晚,苏东坡做了一个梦,竟梦见自己又回到了千里之外的四川眉州老家,回到了中岩书院旁给一个池塘边。他梦见了结发之妻王弗,待梦醒之后,他突感痛彻心扉,便含泪写下了一首感天动地、流芳千古的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其词通俗如语,却字字如泪。特别是开篇“十年生死两茫茫”这七个字,将内心深处的伤感和哀婉表露无遗,通篇词作令人联想到他与结发之妻王弗生离死别后这十年的人间际遇,可谓对王弗的思念入骨。当然,此时苏东坡写到的“生死”,尽管写的是王弗,但也隐含有他在过去这十年期间对死亡的几次身历心受:年,其母去世;年,其妻王弗去世;年,其父苏洵去世。特别是其父苏洵与王弗,在外地去世后,苏东坡与弟弟苏辙一块千里迢迢将苏洵与王弗的灵柩转运长江水道送回四川眉州安葬,途中还在长江边的湖北鄂州樊口停留了一晚,自此之后,苏东坡再也没有回过家乡,一想到这十年来为生活奔波的境遇,便油然而生“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哀伤。而今,在原配妻子王弗离世多年后,续弦而娶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在与他相伴了25年后也不幸永别了人间,苏东坡在极度悲伤中,写下祭文《祭亡妻同安君》,其内容比写给王弗、王朝云的墓志铭要丰富得多,夸赞她作为继母能一视同仁对待三个儿子:“三子如一,爱出于天”;对待生活的甘苦,能处之怡然:“从我南行,菽水欣然。汤沐两郡,喜不见颜”。苏东坡的第三位人生伴侣是红颜知己王朝云。那年,苏东坡36岁,在杭州做了通判。王朝云是吴郡钱塘(即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早年家境贫寒,沦落为西湖名伎。此时的王朝云只有12岁,却天生丽质,能歌善舞,虽混迹烟尘世界,却独具一种非凡气质。苏东坡因而对她爱怜有加,她便进了苏家做了侍女。自此,除苏东坡因在湖州引发“乌台诗案”失去自由期间,王朝云就一直与苏东坡伴随并不离不弃,直至成为侍妾,在苏东坡接连落难时,还一直追随到他被贬谪的惠州同甘共苦。她前后跟随苏东坡长达23年。公元年,苏东坡调任湖州知州。任上不久,因为写了篇《湖州谢上表》的文字,中有“难以追陪新进”等之类的几句“牢骚话”,导致新党不满,被指嘲讽“新法”,引发了“乌台诗案”,而被押送当时的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等候“判处”。其间,一边是朝中心术不正的小人们恣意陷害罗织罪名,一边是仗义执言的君子们倾情相助,最终,苏东坡才从被关押的落满乌鸦的御史台走了出来,于年2月再被发落到湖北黄州做了个“不得签书公事”的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和黄州团练副使。在苏东坡被贬谪落难黄州不久,其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及侍妾王朝云等家眷也转道来到了苏东坡身边。年,侍妾王朝云在黄州为苏东坡生下了儿子苏遁。年,宋神宗因看重苏东坡的才华,不忍让他贬居黄州时间太长,便下旨将苏东坡召回,调往汝州,还说:“苏轼黜居思咎,阅岁滋深,人材实难,不忍终弃。”苏东坡在离开黄州后、赴汝州(今属河南)任职之前,沿途去游览了庐山,又到金陵(今江苏省南京)拜望了王安石,还起过在金陵买地定居的念头,但最终还是决定到常州宜兴去定居,并在宜兴买了田。在他看来,他喜欢宜兴,只是因为宜兴的山水很美,似乎可以实现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来苏东坡仕途又出现了转机,可在赶赴汝州的途中,不幸遭遇了幼子苏遁夭折之事,苏东坡便一连两次给神宗皇帝写奏章,要求改派常州作为居住地,他在《乞常州居住表》一文中描述了自己的困境:“自离黄州,风涛惊恐,举家重病,一子丧亡。今虽已至泗州,而赀用罄竭,去汝尚远,难于陆行。无屋可居,无田可食,二十余口,不知所归,饥寒之忧,近在朝夕。与其强颜忍耻,干求于众人,不若归命投诚,控告于君父。臣有薄田在常州宜兴县,粗给饘粥,欲望圣慈,许于常州居住。”苏东坡在这段文字中,痛陈了一家从黄州到汝州途中的艰辛,不仅全家生了病,而且王朝云在黄州期间为他生的小儿子苏遁也不幸夭折。而当神宗皇帝批准请求时,时令已是年年初,苏东坡一家也已经到了河南商丘。年3月,苏东坡接到批准后,便义无反顾地南下前往常州宜兴,王闰之、王朝云均跟随奔波。他们在宜兴有过短暂的停留,却恰遇神宗皇帝驾崩,年仅10岁的哲宗即位,因哲宗皇帝年龄尚小,便由哲宗的母亲高太后主政。高太后主政后,第一件事就是开始起用旧党。此时,苏东坡命运峰回路转,不仅被平反,还得到重用。苏东坡虽对常州宜兴比较留恋,但内心还是盼望重回京城去重整旗鼓,实现抱负。自此至年,这段时期就成了苏东坡一生事业最辉煌的时期,也成了他家庭生活最幸福的时期。如此这般,度过了四五年平静时光,苏东坡又开始厌倦起朝廷的权力斗争,他又主动请求外派,做个一般地方官,却意外地被安排到杭州这么好的地方做了知州。他在杭州恪尽职守,励精图治,筑堤治水,改善民生,留下了“苏贤良”的美誉。随后,还在颍州、扬州做过短期知州。然而,人生有时就像戏剧一样,起起落落。公元年,亲政不久的哲宗决定恢复“新法”,苏东坡仕途又急转直下,先是被贬谪道宁远军(今湖南省宁远)节度副使,随后又被贬谪到惠州(今广东省惠州)安置。不料,在苏东坡被贬谪到惠州之前,王闰之又不幸离世。作为侍妾的王朝云便跟随苏东坡到了惠州,苏东坡的长子苏迈和次子苏迨都没能陪伴左右。在惠州,尽管日子过得十分艰辛,但苏东坡与王朝云情投意合。一次,苏东坡让王朝云唱一唱此前写的一首词作《蝶恋花·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可王朝云唱到“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这一句时,难过至极,怎么也唱不下去。因为,就是这一句貌似豁达的句子,实际包含了一种无以言表的悲哀,而后面的一段又极度令人感伤。何况,在来惠州之前,她为苏东坡生的一个小男孩也因疾病而逝,其内心隐痛可想而知。公元年,年仅34岁的王朝云在惠州因不幸得了一种烈性传染病而病逝。苏东坡想到自己被贬谪、流放漫长的岁月,王朝云始终伴随左右,可谓是精神挚友和生命支柱,他接连几天老泪纵横,泪如泉涌。遵照王朝云遗愿,苏东坡将她安葬于惠州城西丰湖边的一个小山丘上,并为她立碑,还写了墓志铭,称她“敏而好义”、“事先生忠敬若一”,不久,还写了两首情真意切的词,以悼念他平生最后一位不平凡的人生伴侣。自此,年近六旬的苏东坡决意鳏居不娶。想到当年被贬谪湖北黄州期间,他曾自摸肚子,环顾身边家眷,趣问自己的大腹装了些什么,有的说都是文章,有的说尽是才学,苏东坡都摇摇头,不以为然,惟有侍妾王朝云直言道:“学士满腹不合时宜”。苏东坡笑言:只有朝云知我懂我。转眼间,日月如梭,智慧的王朝云就这样匆匆离他而去。随后,在王朝云的安葬之地修起了六如亭,苏东坡就在这亭子上为她留下了一副情深意切的楹联:“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他一想到王朝云12岁入苏家,20岁为侍妾,34岁撒手人寰,内心里就久久不能平静。苏东坡的这三段人生情缘,因为先后有王弗、王闰之、王朝云三位人生伴侣的相伴相随,使得才华横溢的苏东坡走过了一段又一段艰难时期,客观上也为淡定、豁达的苏东坡助推攀上古代文坛高峰作出了奉献。可惜,这三位女子都不幸英年早逝,令苏东坡对她们无不痛惜。又因为,第二位妻子王闰之伴随他的时间最长,奔波的艰苦最多,苏东坡在最后从海南归来途径常州不幸染病行将离世前,特此遗嘱:“旅殡国门,我实少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此前,他将王闰之的灵柩一直停放在京西的寺院里,直到10年后他去世前夕,仍选择与王闰之合葬,之后,便合葬于今河南平顶山郏县的“小眉山”上,实现了他生前祭文中“惟有同穴”的愿望。而王朝云辞世后,虽孤零零安葬在岭南惠州,但她却因与苏东坡的情缘而流芳千古,即便在宋亡之后,不少天子贵人的坟墓都被铲平或捣毁,而王朝云的墓仍保存完好,后世文人到此凭吊时,竟在王朝云墓前题诗感慨:“嫁得文人胜帝王。”三位人生伴侣,都先于苏东坡离别人世。本来,在送别了王朝云后,苏东坡就决意在惠州终老,可朝廷小人还是对他没有放过。公元年,年逾六旬的苏东坡又被贬谪流放到了海南儋州。原本想到在蛮荒之地儋州将是自己人生的最后一站,他到儋州后也即赋诗留下了自己的感言:“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崖州何处在,生度鬼门关。”他还写信告诉亲人,自己已准备好了“生无还期”;他告诉友人:“某垂老投荒,无复生之望,贻与长子迈决,已处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当作墓。乃留手疏与诸子,死则葬海外·········”可见,苏东坡对生与死,已有自己的“料定”,而他的精神世界却仍然坚不可摧。然而,命运却也能时来运转。正当他和儿子苏迈在儋州为当地百姓干了不少“苦差事”时,他万没想到,自己还有机会回返京城担任“要职”。他收到诏书,即启程辗转数千里,途径真州(今江苏省仪征)不幸中暑染病,到了常州时病情恶化,于年7月28日匆匆辞世,时年66岁。苏迈、苏迨和苏过兄弟三人为此伤痛不已。年,其长子苏迈和三子苏过遵照苏东坡生前愿望,将其遗体葬于河南汝州的小峨眉山上,即郏县(今属河南省平顶山)钧台乡上瑞里,苏过自此就定居在汝州。苏东坡从此永别了人世。他生前历经宦海沉浮,很早试图“几时归去,作个闲人”,梦寐以求“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他留下了太多、太多的“江湖传说”。他先后的三位人生伴侣与他相濡以沫的情缘故事,也与他的精神世界一道散发岁月的沉香。

:庞良君,现供职于湖北省鄂州市委宣传部。系第四届湖北省作家协会理事,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湖北日报》《芳草》《长江文艺》《长江日报》《诗歌报》《杂文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旅游报》等全国多家报刊发表诗歌多首、散文多篇,随笔、报告文学、文学评论多篇。作品先后入选《当代诗先锋作品选》《世界华语新诗选》《中国诗歌精选篇》《中国散文精选篇》《当代新现实主义诗歌年选》《中国散文大系》《湖北新诗百年诗选》等国家出版社20余种出版作品专集。先后荣获《诗歌月刊》优秀作品奖、《散文选刊》全国散文奖、中国散文学会“当代最佳散文创作奖”和“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一等奖”等10余种省级以上奖项。创作歌词《亮剑蔚蓝》被海军部队选定制作海军鄂州舰舰歌。已结集出版诗集《母亲河》、散文集《山外山札记》等6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