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海南旅游地产的态度S

我对海南旅游地产的态度#S

海口大堵车与不差钱的中老年人

文/朱红之泪

这段时间感冒不断,就想着科普些地理知识。

但是科普完后的效果却是差强人意。

有很多人读完了《华夏气候》两篇文章后,居然得出的结论是可以买入海南和攀枝花的旅游地产。

更巧的是,年初六,琼州海峡大雾,滚装轮船停航,让数万辆离岛车滞留在了海口,海口到哈尔滨只能买全价转机商务舱,价格要两万元,新闻刷了屏。

“大家看看,多少人年前奔赴海南,年后离开海南,飞机一票难求,明明需求这么旺盛,整个海南根本抢不到房子,谁敢说海南旅游地产是坑?说海南房子不能买的,你出来我保证不打你。”

真的是无比伤心。

大家读文章难道都不看前提条件么?

“从资源稀缺角度来讲,任何气候和美景都没有人口千万的大都市稀缺。”

这句话才是核心啊,亲。

一)岭北中老年人的“刚需”

我们知道,市场是分类的,海南旅游地产也有自己的目标客户群体。

那么海南旅游地产的目标客户群体是什么呢?

有人说是东北人,三亚有黑龙江省三亚市之称,有人说是限制出境的群体,还有人说是四川人,还有人说是怕冷的老年人。

其实总结下来,购买(实际居住)海南旅游地产的群体应该是:

有一点小钱但又对出国有顾虑的岭北中老年人。

有一点小钱能够理解,没钱买什么房子呢?家里生活小康肯定是要有的。

对出国有顾虑,可能是不能出国,也可能是因为出国次数太少,担心语言、文化等原因,天然对出国排斥的人。

岭北,就是南岭以北,除了传统上的北方,也包括长江流域的人。

因为两广的人是想不到去海南买房子的,对于两广人来说,他们并不认为海南的气候条件有什么吸引力可言。

最后,年龄上,以50-70岁的中老年人为主,或者即使购买者是年轻人,很可能也是在年轻人的父母强烈要求下买的。

在东北,有句广告叫做“哪个东北人不在海南有套房?”形象的说明了东北人在海南购房的比例有多高。

海南的东北人,已经占据了相当高的人口比例,开出租的,开饭店的,开宾馆的,到处都是东北人。

当前,东北人口流失严重,年轻人全部南下,在成都重庆都能听到很多东北口音,殊不知,东北的老年人南下的更彻底,高度聚集于海南。

春节期间,全国各地的东北年轻人纷纷赴海南过节。

据说北上公司里的土著和东北青年的对话是这样的:

土著:“过年回东北么?”

东北青年:“不,今年我去海南过年。”

在日常的分答社区和知识星球里面,我们也经常能遇到提问海南房产的问题,奇怪的是,问题的描述都很一致,基本都是如此:

“大大,春节我父母带孩子去了趟海南,看到很多人都在那边买房,其中包括他们的很多朋友,养老氛围很好,老人们有说有笑,孩子们也很开心。现在家里老人非要买海南房子,怎么劝都没用。”

尤其是最近过年,这样的问题每天都有人问。

乍一看,海南房产快成了中老年人的“刚需”了,想不火都难。

二)不差钱

当前的海南,各大售楼处都没有房子卖,遍地价格两万三万,秒杀重庆毫无悬念,没有需求,价格怎么能够这么高冷?

不可否认,海南旅游地产有确确实实的需求存在,并不是什么炒作。

是真的有人要买,有人要住的。

刚刚我们分析了,购买(实际居住)海南旅游地产的群体是:有一点小钱但又对出国有顾虑的岭北中老年人。

当前购买海南旅游房产的中老年人,是最“快乐”的一个群体。

为什么呢?

现在临退或者刚退休的这批50后、60后的人,因为婴儿潮的原因,人口数量众多,是本世纪初的十年各行各业中坚力量,赶上了近些年收入增长的末班车,享受到了相对比较高在岗工资和退休工资。

陵水清水湾

他们不像早些年退休的人,人口基数小,在岗的时候收入不高,退休了工资涨幅也有限,且年岁已大。

尚若子女不是去一线城市打拼,而是留在二三线的话,婚房早已买好,还有不少余钱。

不仅如此,医疗条件的改善使得他们身体素质还算不错,腿脚还很轻快。

他们中有些人的子女,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的精英,开始反哺老人了。

这个岁数的人,对出国还存在着几分陌生和忌惮,但是已经经常结伴国内旅游了。

大妈大叔们有力气没处使,平时还可以结伴跳跳广场舞,可是大冬天的太冷了,广场舞跳不动,找个温暖的地方一起在聚集起来休闲多好。

攀枝花西双版纳尽管温度够高,毕竟没有海,终归太小众,而海南三亚,兼具大海和温暖,一直都是国内冬季旅游的首选目的地。

而海南也抓住大量人口冬季涌入旅游这一特点,大肆卖地造楼盘,房地产业在海南绝对是支柱产业。

要知道,近几年退休的老人,已经不是以前的老人了,个个都带着不菲的退休金和存款,他们有了消费挥霍的资本。

但是,这些不差钱的阿姨叔叔们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出国这一层心理上的隔阂,迟早会被东南亚旅游度假便宜的价格打破。

随着未来70后、80后对于出境的心理隔阂逐渐消失,出国旅游越发常态化,海南的稀缺程度会大打折扣,替代品层出不穷。

三)没有根的海南

海南岛本身其实是一个非常偏远的边疆地区,就算在以珠三角为核心的华南(岭南)地区都不是核心,很边缘,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汉民族开发这里的历史很短,没什么工业,人口较少,不足千万。

省会海口,海南最大城市,人口不过多万,最热门的旅游度假城市三亚人口不足百万。

要知道海南面积超过三万平方公里,从面积和人口数量来看,海南算是地广人稀、老少边穷。

纵观全球,热带除了新加坡外就没有发达国家,主要的发达国家基本都分布在北纬30度到40度的温带地区。

有分析认为,尽管近些年美国、中国都出现了人口经济重心向南的趋势(美国是从五大湖向加州、德州,中国是从西北、华北、东北向珠三角、长三角迁徙)但也主要是从温带向亚热带流动而已,不足以说明热带对经济发展和人口聚集更有利。

如果不是因为独特的气候因素让海南近些年大力开发旅游业,作为海疆前线的海南,其支柱产业只能是热带农业。

上海、武汉、成都、广州、甚至重庆,都是土著众多的地方,外地人来了,会被缓慢同化。

早些年山东、苏北来上海的民众,上海话讲的十分标准。

尽管这些年,普通话,东北话在这几座城市越发普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众多的土著人口成为了这些大城市的压舱石。

不管外地人如何涌入,数量庞大的土著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房产偏好、人生理解和地段情节,这些城市的楼市与地段的波动和转换都相对较小。

而土著少的地方,比如深圳、北海、海南,楼市的波动就比较大。

海南的土著人口,普通话水平低,总人数也不多,导致很多旅游度假产业被东北人把持,土著没有多少就业机会,年轻土著纷纷离开海南北上去珠三角甚至长三角。

知乎上有个帖子,大家可以阅读了解下海南的经济与人口:

海南(尤其是海口)的发展前景如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81.html